慈善行动 当前位置: 主页 > 昊庭公益 > 慈善行动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中宣部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织的主题为“艾滋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网上谈活动29日新华网举行。活动就“艾滋病防治的现状”、 “不同部门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职责”、“防艾对策”等话题展开讨论。图为嘉宾访谈现场。
感染艾滋病毒后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活到平均寿命
[李希光]最后一个问题还是请问吴教授,您是国内在这方面的著名学者,首先在药物方面最近有没有明显的进展?比如得了艾滋病了不要恐慌,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可以健康地生活二十年、三十年。还有在根本上消除艾滋病可能还得是疫苗,那在疫苗方面有没有什么进展和信息可以告诉我们网友的吗?
[吴尊友]李院长提的这两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在医学上解决一种疾病最关心的问题。像甲流,来了以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研制出了疫苗,而且大规模的接种,那么作为预防甲流的措施就很好的落实了,但是对艾滋病来说难度比较大。从去年开始,世界各地的专家都有这么一个共识,什么样的共识呢?就是人类要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生物学疫苗,在可预见的未来希望不大。这里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最根本的基础在艾滋病领域是无效的,疫苗预防艾滋病最基本的基础是什么呢?
我们通过减毒活疫苗还是基因疫苗接种到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就把病毒消灭了,但是艾滋病不一样,人感染艾滋病以后产生抗体了,但是产生抗体以后艾滋病还会照样往前进展,发展成临床病人,如果治疗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也不行。虽然九月份泰国疫苗说看到了曙光,疫苗组和对照组相比减少了31%的信号感染,但是后来发现统计方面还是有些问题的,一种疫苗要大范围的使用它的保护效果怎么也得超过60%-70%,30%是根本没有用的。所以从目前来看疫苗的希望很小,所以关于疫苗的研究现在又重新转回了基础研究,究竟看艾滋病毒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这方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抗病毒的治疗在过去几年发展非常快,1996年开始多样联合,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鸡尾酒疗法大大改变了艾滋病的死亡状况,首先是发达国家艾滋病的病死率大幅度下降,2003年提出“三乘五”战略就是到2005年年底全球300万艾滋病病人得到抗病毒治疗,这个目标的实现推迟了3年,但是那样的一个目标推进了全球抗病毒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由于病人有药可治了,病人的情绪发泄就不是那么激烈了。
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1996到2005年期间,每次世界艾滋病大会那些为感染者权益争得者都是非常暴力的,到2005年大部分需要治疗的病人得到了治疗,像我们国家开展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很多病人得到了治疗,病死率下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抗病毒的药物越来越多了,毒副作用越来越小了,我们未来的预见就是艾滋病很有可能正在变成像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不再那么恐惧,只要定期服药病情就控制在可控的水平,这是人类社会取得的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战胜艾滋病方面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进步。我们的预言就是抗病毒药物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上二线药,更多的人会活得更长、更健康,整个社会会更和谐。
[李希光]刚才听了吴教授讲的信息,就是艾滋病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廉价和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在中国可能未来会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也就是我所谓的“正常化”的病。最后一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假设一个人,因为我们国家“四免一关怀”有免费检测,他知道自己有高危行为,还有很多人自愿检测,现在很多人不是自愿检测出来的,而是发病后才知道的,如果早期检测后从什么阶段开始做抗病毒治疗,那这样一个普通的感染者,在这样的一个抗病毒的“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下,又付得起这样的抗病毒药钱的话,你估计他的健康生活你估计他能生活多少年?不考虑其他特殊因素。
[吴尊友]他能够活到我们目前的平均寿命。比如我们就看魔术师约翰逊的例子,他是1991年发现他是名感染者,到现在已经接近20年了,健康状况非常好。如果我们刚刚发现新感染的,感染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治疗,因为你的免疫功能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免疫细胞水平低于350的时候才需要治疗。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感染后,根据你的情况,进行抗病毒治疗,理想的话可以活到平均寿命。